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2021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解析与写作指南

2021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目回顾

2021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目以“可为与有为”为主题,紧密结合中国百年历程和革命文化背景,要求考生在时代背景下思索个人责任与担当。材料列举了众多革命烈士、榜样人物以及经典作品,强调灵魂滋养的重要性,并指出“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”。这样的题目既考验考生的历史视野,也考察其对现实的领会与思索。

如果你是考生,看到这个题目会怎样下笔?怎样从“可为”与“有为”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?

怎样领会“可为与有为”?

“可为”指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可能性,而“有为”则是个人在这样的机遇下怎样主动作为、实现价格。题目中提到的革命先烈、英雄榜样,如李大钊、雷锋、黄大年等,正是“有为”的典范——他们在各自的年代抓住“可为”的机会,最终成就非凡。

对于考生来说,关键在于怎样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进步相结合。比如,可以探讨当代青年怎样在科技、文化、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自己的影响,或者分析“躺平”现象与“有为”灵魂的对比。

写作技巧与高分策略

1. 选准角度,避免空泛:不要泛泛而谈“我们要努力”,而是结合具体事例,比如某位科学家怎样利用时代机遇突破技术瓶颈,或者普通人怎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贡献。

2. 结合现实,增强说服力:可以引用近年来的热点事件,如抗疫中的青年志愿者、航天领域的年轻工程师等,让文章更具时代感。

3. 逻辑清晰,结构分明:建议采用“总—分—总”结构,先点明见解,再分层论述,最终升华主题。例如:

– 开头:阐述“可为”与“有为”的关系;

– 中间:用历史人物和当代案例论证;

– 小编觉得:呼吁青年在新时代勇担使命。

历年高考作文动向分析

从2021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可以看出,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思辨能力。类似的题目如2020年的“怎样为自己画好像”、2019年的“最终一节课”,都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进行深度思索。

未来考生在备考时,不仅要关注热点时事,还要多积累历史、文化素材,培养辩证思考。比如,今年的题目如果换成“理想与行动”“个人与时代”等角度,你是否也能灵活应对?

小编归纳一下:把握时代脉搏,写出高分作文

2021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“可为与有为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。考生若能紧扣主题,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象,定能写出一篇有深度、有温度的文章。

你觉得这道题目难吗?如果是你,会从哪个角度展开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