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学校为防止点外卖请工人砌墙引热议:堵不如疏才是关键

砌墙禁外卖引发争议

最近,学校为防止点外卖请工人砌墙的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广泛讨论。据悉,某高校为阻止学生点外卖,直接在宿舍周围加砌高墙,甚至还有学校曾用“泼粪”等极端方式阻拦外卖配送。这些“硬核”措施真的有效吗?学生为何宁愿点外卖也不愿吃食堂?难题的根源或许不在围墙高低,而在于学校的管理思考是否真正以学生需求为本。

学生为何偏爱外卖?

砌墙、泼粪……学校为了禁止外卖可谓“煞费苦心”,但为什么学生仍然选择点外卖?缘故无非几点:食堂饭菜贵、口味差、排队久。如果食堂价格实惠、菜品丰富、味道可口,谁会愿意多花钱等外卖?有学生直言:“食堂的菜十年如一日,价格却年年涨,外卖至少能换换口味。”更讽刺的是,有些学校食堂自己也开通了外卖服务,这不正说明“禁止外卖”本身是个伪命题吗?

管理思考需从“堵”转向“疏”

与其砌墙拦外卖,不如把精力花在提升食堂服务上。学校可以成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,让学生参与监督食堂的菜品、价格和卫生状况;或者引入竞争机制,开放多个餐饮窗口,让商家通过质量和服务赢得学生青睐。另外,食堂也可以进修外卖的便利性,比如推出线上点餐、缩短排队时刻等。说到底,“堵”只能治标,“疏”才能治本。如果食堂能满足学生需求,谁还会费劲点外卖?

学生意见不容忽视

在“禁外卖”这件事上,学校是否真正倾听过学生的声音?有学生吐槽:“每次提意见都石沉大海,食堂照样难吃。”如果学校能定期征集学生反馈,及时调整菜品和价格,或许根本不需要砌墙。毕竟,学生不是“被管理对象”,而是学校的服务主体。与其花人力物力砌墙,不如把资源用在改善伙食上,这才是双赢的选择。

小编归纳一下:难题解决需回归本质

砌墙防外卖看似简单粗暴,实则暴露了管理上的懒惰。学生点外卖不是“叛逆”,而是对更好餐饮服务的需求。学校与其把围墙越砌越高,不如把食堂越办越好。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,才能从根本上难题解决。下次再看到“学校砌墙禁外卖”的新闻,我们或许该问一句:食堂的饭香了,墙还有必要存在吗?